【老生常谈之四】重视发展批判思维
一、基础教学不需要批判思维吗
经常听到对基础教学的批评,认为我国教育中没有批判思维教育,学生经过应试训练考进高校,因为长期被动输入,缺乏批判思维,对大学教学不适应。这类批评言论听多了,反而奇怪:批评者全都是从国外回来的?难道他们忘了自己在国内受教育的经历吗?
落后错误的教育观,把批判思维简单、无知地理解为“反对意识”,而“反对”,又常常被等同于“反动”;不仅批判思维,只要是“不同意见”,就存在危险性。至今,教育界仍然没有多少人能准确理解批判思维的内涵。
更有一种荒唐的判断,认为其他领域不存在缺乏批判思维的现象,唯独教育领域缺少这方面的努力。意识形态是社会文化关系的总和,不可能其他部位强健,只有教育这条“腿”缺钙。因而,要解决这个问题,还得经过思想启蒙,先治社会病,像上世纪“文革”结束后的“真理标准”讨论那样,澄清基本概念,普及常识,不能一听到“批判思维”就胆颤心惊。
人有独立意志和思考能力,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,成为现代公民。没有独立思考的意识,意味着很难具有完整人格。我常为一些学生的素养和精神追求担忧:读了12年书,他就是为了“做人上人”,当“学霸”、当“天之骄子”,个人对社会应当负什么样的责任,对自己能做什么、不能做什么,都没有认真思考,这正常吗?影视明星到大学参观,学生不上课了,不做实验了,争着去围观明星,社会和媒体对此没有质疑和批评,这正常吗?不断有报道,参加传销活动的大部分是青年,而且相当一部分是大学生——有这么多人试图一夜暴富,难道仅仅是道德水准低下吗?
他们那么快就丧失思辨能力,轻易地被洗脑,不止是他们个人的不幸。我们也许很难责备他们:从接受教育的那天开始,他们就被教育要服从、不得怀疑,这是被允许的思维。“统一思想”的说法至今仍频频出现在社会生活中,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普通教育。
因为课堂上有批判思维教学,我的教学曾令一些教师和家长不安。他们的担忧我能理解,而我担忧的是他们不理解。我遵守了教育常识,“反常”的是他们,他们竟然不担心学生没有思想,竟然不担心孩子变为“高分白痴”。让我进一步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的,是从教育新闻中看到教育行政部门举办“高校批判思维教学训练班”。我感到惊讶和困惑的是: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、独立思考、尊重事实、尊重真理,也需要“训练”?批判思维不是专门的技术,是人自由的思维活动,这怎么传授?教师的思维活动靠接受“训练”,不经过“训练”,他在课堂上就不会教“批判思维”,岂不是很荒唐?
但我仍然想着这件事的积极一面。也许,在我们中国,只有通过行政手段,才能强行推进改革,帮助人们克服旧观念造成的恐惧。毕竟,批判思维在教学中经受的批判和怀疑过多,教育行政部门或许是不得已而为之。
多年以来,错误的教育观导致教师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,继而在课堂上传授错误观念,通过教育教学培养“驯服工具”和“听话”、“服从”的奴隶意识,教师的专业进修,过多地“学习领会‘精神’”而不能表达不同意见。本身丧失批判思维,或曰本身不具有批判思维的意识,作为教师,怎么可能在课堂上启思导疑,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?
二、蒸汽机是瓦特发明的吗
上世纪80年代,没有电脑,出版物也少,连电视也没有普及,学校能利用的教学手段少,图书馆只有8万册书,而且一大半是“文革”期间配给的各种学习资料。然而,在那个百废待兴的时期,我觉得教师和学生都有探究事物的主动性,思维能力也比较强。因为迫切需要解惑去蔽,要花大量的时间冥思苦想,绞尽脑汁寻找资料。那种花费大量代价获取的,现今看来不过是唾手可得的常识,但课堂上那种探求的过程,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这些印象又让他对求知产生了更大的兴趣。
因为读物有限,那时学生作文发议论所用的例证往往千篇一律。学生特别钟情于爱迪生和瓦特,可能是小学生读物上推介的有关科学发明的励志故事比较多。
有次上课,我对学生说:“你们举这些事例时,有没有怀疑过事例的可靠性?你们的表述让我觉得不可靠。比如,‘瓦特发明了蒸汽机’,大多数同学的表述是‘少年瓦特看到水壶盖被蒸汽掀动起来,从中受到启发,发明了蒸汽机’,事实真的是这样吗?我们不妨来点假设和推理,也许很有意思。”
于是,课堂上我和学生有了这样的对话:
师 只要是带盖的水壶,在水沸腾的时候,壶盖一定会被蒸汽掀动,或发出响声,大家同意吗?
生 同意。
师 人类发明带盖的烧水用具,至少有3000年历史,我们可以从文物中可以看到古代的各种水壶。
生 中国、外国都有。
师 在漫长的3000年中,难道从没有一个人发现水壶被蒸汽掀动的现象?
生 不可能。
师 对,一定有不少人看到过这种奇怪的现象。在看到的人中,一些人想到了可以把它作为一种动力。
生 有可能。
师 这些人作了这方面的尝试。多数人失败了,但不能排除有人曾获得过成功。
生 这说不准。有可能。
师 在获得成功的人中,可能有人试图向社会介绍过他们的发明,但没有受到重视,甚至史书不屑记载。
生 有可能。
师 为什么那么多先驱的努力没有得到重视?为什么直到瓦特才会成为现实?
(学生讨论。)
生 因为工业革命,机器生产需要动力。
师 我们或许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:生产力低下的社会,由于没有需求,科学发明没有动力,会受到限制;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的需求,使瓦特的蒸汽机得到推广。任何科学技术的革命都是生产力需求的结果。所以,瓦特可能未必是发现“蒸汽可以成为动力”的第一人。
学生课后翻书,发现大部分书籍的表述是“瓦特发明蒸汽机”,但也有权威辞书称“瓦特是蒸汽机的改良者”。不过,他记住的不是查书求证的过程,而是课堂上老师的质疑提问与同学思考判断的过程。这就是有价值的“学”。这样一节课,会让一个习惯随意举例的学生多获得一份经验。
凭着想象和推测,获得了一个有价值的判断,而这个过程形成的经验,举一反三,可以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,甚至推断某些事物的发展。
我经常向同事们感叹,现在人们遇上了一个比较好的时代,不但获取信息的渠道多,而且获取信息的方式也相当便捷——有时我话还没叙述完,周围就有人捧着手机告诉我:“搜到了,老师说的就是这个……”
但正因为一切太方便了,人们反而忽略了思维的经验,变得盲目和肤浅,一个不准确的信息,不经思辨而以讹传讹。从教师的教学,从学生的作业上,都能看到那种未经思考的论断。思维能力是建立在知识能力的基础上的。怀疑,有时依据的是常识,有时依据的是普遍真理,有时是靠逻辑判断,更多的则是通过积极思考,在实践中有所发现。毫无根据地怀疑一切,则是盲目无知。对传统观点和习惯说法,审慎地去认识判断,不唯上,只唯实,“大胆假设,小心求证”(胡适语),往往能有所发现。
中小学课堂教学,往往是“我说你听”或“我问你答”,按教科书设计教案,按教案上课。学生相信老师和课本,教师相信教科书和专家权威,教科书和专家权威听“上级讲话精神”……一个人回顾自己的学习经历,因为听话,所以很“顺”,然而论对社会的作用,充其量是个式样翻新的底层传声筒。
三、为什么古人的送别诗写得那么好
上课时,如果能有一个好问题,就像亮起一盏灯,一下子能让学生看到先前所没注意的事物,进而带动其积极思考。学生“会想”,能举一反三,教的目的也就达到了。
2005年高中课改后,我在某地听到教师谈选修课试教情况,几位教师说,“唐诗宋词选读”课,一个模块36课时,才上了一半,“已没什么新鲜感”,学生“审美疲劳”。当时对课改质疑较多,而应试教学的模式,确实让一些教师不知“自主合作探究”为何物。
我和几位教师交流时,觉得他们过于拘泥于教学设计,死扣“思考与探究”题,只想到“完成教学任务”,而没有关注学生的学习品质和思维发展,不敢因时而化、因地制宜,他们的课堂没有“属于自己的智慧”,当然也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我谈过后,有教师问:“刚才你说‘最好每节课有个自己设计的问题把课堂搅活’是什么意思?”
课堂沉闷,原因很多。学生和教师拿着同样的教科书,教师的思维量要大于学生。既然学生觉得枯燥、单调,教师就不应照本宣科了,要想到是自己的教学有问题,而不会是“唐诗宋词枯燥单调”——那些诗词能传诵千年,怎么在你的课堂,刚刚上了三五次课,学生就“审美疲劳”?教师若缺乏智慧,不对教学内容作深入思考,没有创造意识,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,什么好东西到你的课堂上都有可能被糟蹋掉。
我想起以前教诗词时问过学生的问题。学生在小学、初中会背不少古诗词,一次高一“摸底”时,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背诵百首左右,虽然一部分也属“不知其所以然”,但能“粗通”、“略懂”,大概的意思是能知道的,到了高中,更应当激发兴趣,培养探究意识,从而提升分析鉴赏的能力。
我对学生说:“我从小也读了不少古诗,我觉得唐宋时的送别诗、思念诗写得特别好,以后再也达不到那样的水准了;当代的送别诗,乏善可陈,也不知道是为什么。如果唐人都生活在21世纪,这会儿杜甫想李白了,他能写出《天末怀李白》吗?”
因为“老师也不知道为什么”,学生就特别想帮我弄清楚,课就是这么“搅活”的。
我的课堂足足热闹了10分钟,并没有争得面红耳赤,只有恍然大悟式的开心和更上一层楼式的惊奇,学生意犹未尽,争先恐后谈心得:古代交通不便,没有通讯手段,邮传依靠车马驿站,看韩愈的《祭十二郎文》可知,从河南到长安并不远,至亲的人去世那么多天,音讯才传来,而且信息不详;亲友一别,往往不知何日再见,如生离死别,故感情真挚,不似今人,一个电话,一张机票,甚至一个“短信”,都能迅速联系,一张机票当天就能见面……所以,这“送别诗”肯定写不过古人。
由此又延展出新问题:古人送别,为什么总是送得很远?有诗句为证,一是生离死别,依依不舍,一程又一程;二是车马船,路口津渡,不似当今公共交通有“站”、有“班次”,各走各的。为什么几乎所有送别诗的景物描写都很出色?因为古代城小楼低,送出城市,山长水阔,没有污染,生态比当今好,可以真正地“目送”……
学生通过想象,已经走进了“送别”的场景甚至那个时代,进入诗词情境,理解当时的人和事,我觉得,他能“想”、能“悟”,一些内容就不需要我“教”了。我想到,以后他如果再读到“边塞”、“闺怨”,可能也会用这样的方法。无论什么学科,每个阶段的教学都不能在此前的学习基础上低水平地重复。如果教师没有这样的意识,也就不存在“教学”。
既然可以这样上课,那教师做什么呢?如果能提出一个有意思的问题,让课堂“活”起来,你的确就可以在一边“歇着”了。当然,你也可以从中受到更多的启发,一个班学生的智慧之和往往大于教师。不过,如果教师以为可以随口问出一个促使学生思考的问题,未免浅薄。
欢迎关注我们
欢迎订阅我们
(一)邮局订阅: 《教育研究与评论·小学教育教学》; 邮发代号:28-401 《教育研究与评论·中学教育教学》; 邮发代号:28-402 《教育研究与评论·课堂观察》; 邮发代号:28-403 《教育研究与评论·综合理论》; 邮发代号:28-385 |
(二)编辑部直接订阅 联系人:钱露;订阅电话:025-83658689 |